2022年度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服饰与文创产品设计研修班”招生简章
项目介绍
广西艺术学院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目前已经完成了十期研培计划项目。该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建筑艺术学院协办,聘请区内外专家和组建艺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师资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授课经验扎实。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染织绣服饰与文创产品设计针对性开展相关课程,提升服饰与文创产品的品牌打造能力、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能力、产品营销能力。以期将研修班办成氛围浓厚、特色鲜明、当地民众受益的特色培训。为保障研培计划有序实施,发挥更好效果,特制定本次培训招生简章。
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服饰与文创产品设计研修班
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全区招收非遗相关设计从业人员和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本次培训计划招收20人。
报名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文艺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创作实践能力;
3.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教学安排,坚持全脱产学习(30天);
4.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者优先录取;
5.传承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设计从业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同时,应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熟悉工艺技巧,有一定的独立创作并完成作品的能力;
6.培训期间学员自备常用工具,制作耗材由学院统一负责提供。
7.少数民族学员请自带本民族盛装一套。
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模块。其中,基础课程包括非遗相关理论及政策;拓展课程包括传统工艺传承、产品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形象策划、文创开发与运营等课程,同时还安排各类实践课程。以期在教学、考察、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养多元的设计经验和品牌运营能力,帮助学员“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学员的当代审美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员更好地理解非遗传承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促进学员勇于面对传统工艺在当下所面临的难题,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
培训期间,学员学费、食宿费及展览等费用全免,项目经费由学院统一安排。
教学管理
学员在校集中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广西艺术学院制定的学员管理制度执行。同时,学员将与培训单位签订培训期间管理协议。在培训期间个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医疗责任自负。
培训时间、报到地点及联系方式
培训时间:
(共计4个教学周)
第一阶段 2022年7月10 -15日(5天);
其中:7月9日全天报到(9:00—18:00);
第二阶段 2022年9月13日-10月7日(25天);
其中:9月12日全天报到(9:00—18:00)。
报到地点:维也纳酒店南宁相思湖大学城广艺店(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15号)。
联系方式:
杨恩举老师:18078116962
未尽事宜,学员可在报名期间随时电话咨询。
报名要求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按以下报名程序申报,申报时间从2022年6月20日起开始接受电子版申报,至7月7日截止申报。报名材料按照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个人彩色免冠证件照、学历证明、职称证书、获奖证书、作品集等按顺序排列,所有材料排版于一个PDF文件内(文件夹名称为“×省×市×单位×个人报名材料” ,PDF 大小不超过 25M) 发送至邮箱: 276012767@qq.com,项目培训管理部门在申报期内受理申报材料,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逾期不予受理。
结业
课程完成后,学员须提供研培创作作品之后才能颁发结业证书。
声明
凡报名参加本项目培养的学员,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招生简章各项规定,主办单位对本项目中学员作品有权开展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等方面的学术展示和研究。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项目组所有。
广西艺术学院
2022年6月17日
往期学员作品
报名表
研修班报名表202206231712429713.doc
文字编辑 | 郑超 杨恩举
海报设计 | 滕云
推送编辑 | 滕云
推送审核 | 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