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非遗研培丨章莉莉教授开展《非遗文创研发案例》课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8 13:48:48 点击: 【字体:


83f9e44c11ed4af4b788cab8a809bcf8.gif


10月17日,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项目(以下简称“研修班”)由章莉莉教授进行授课。


章莉莉: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副主任兼执行主任

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非遗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理事会理事

出版《地铁空间设计》等十余本专著及教材


9e6d62b6fc6d4603b0d54d55b137fdde.jpg


章莉莉教授以“非遗文创研发案例”为主题进行授课。首先讲到了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传统工艺振兴提供多元实践路径。其次,指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三个层次:一是非遗高定产品,二是非遗手工产品,三是非遗文创产品。然后以具体案例向大家深入讲解非遗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7b52ef5fea674f0cb92a70da04d33678.jpg

△ 章莉莉教授授课现场


章莉莉教授与学员们进行了线上研讨交流。研修班的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都向章莉莉教授请教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设计结合的过程遇到的问题,章莉莉教授都为其一一解惑。


章莉莉教授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这一主题继续进行案例分享。首先向大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及表现形式,用案例法介绍了在帮助非遗传承人研发新作品时的经验感想,如何推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路径及方法,分享了近年来策划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一系列案例,如“一竹一世界”竹艺非遗传承人与国际设计师的跨界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格桑花”果洛银饰锻造服饰案例、“孔雀”陕西澄城刺绣运动服饰研发案例等。


最后,章莉莉教授讲到从历史走到当下的非遗,非遗世代相传,活态传承。非遗是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共享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不断被再创造的。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与恒定性规律。


2d96ac4d41dc4ebcaf07acd5b066bfe6.jpg

△ 章莉莉教授与研修班云合影






文字撰写 | 研究生科研办公室

图片拍摄 | 研究生科研办公室

推送编辑 | 滕云

推送审核 | 尹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