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云上展丨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工艺美术系19级首饰设计《陶瓷工艺》课堂优秀作业展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10 14:36:27 点击: 【字体:


be2d1b49c0274febad329a8ccf2a2218.gif


近日,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工艺美术系19级首饰设计班全体同学在任课教师李思慧的指导下,完成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陶瓷工艺》课程。虽然该课程仅作为首饰设计专业的选修课程穿插在专业考察课中,但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创新性的结合与改良,将原为期三周的陶瓷工艺课程与两周的专业考察课融合,使同学们通过专业考察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陶艺和广西民族元素以及传统手工艺的了解和认知,让同学们获得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泥料认识的加深,对烧制工艺理解的深化,都将为日后的毕业设计拓宽思路,也能够为未来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WORKSAPPERCIATION 

作|品|欣|赏


向 阳

设计|刘胤霖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提取了广西云雷纹大铜鼓的造型与太阳纹样。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象征着希望与力量,纯粹简约的白色陶瓷,点缀着髹饰金缮工艺的金色粉末,光彩卓然,玻璃泡泡宛如初夏早晨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光线下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6397478ec50940db832b4c650eb038db.jpg


199cdaeebe204f6882c6e405de41c37c.jpg


8b710bc8489f483394aacc70b23946d2.jpg


7ede2c0a23b34f99961e4776a44385b0.jpg


efbb4c005637411190bbd914b826afbc.jpg


趣味溯源

设计|梁丽媚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作者主要以花山岩画的头部抽象化为灵感来源,并结合康定斯基构成画的色彩运用,从而设计出作品所含的五件套首饰(颈链、胸针、手环、戒指)。该作品材质与颜色块运用和谐美好,圆滑规则的边角给人柔和感。作者意在把过去的艺术作品以及曾经流行的元素运用到首饰中,让人们回忆起曾经的时代经典。其中再以一些衔接陶瓷、银块或银丝作为点缀,最终以这种特别的形体组合呈现给观众。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aa5ba30699e24b57997b04180198a849.png


e7a7cea98a424e68a662fa57f42fc3c4.png


ffd5a2d23d8848888d37a3914bda6017.png


2a5b69cf3b9941d6a8960e73c33c96d1.png


ee7608f910c94f609dd56b1eaba06878.png


f01d43663f5e425199a8b31326ab8391.png


26a3f0da68cd41208c595da4fcccad50.png


“守”无忧

设计|王国荣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该系列作品以当今环境问题为灵感来源,对兽面纹加以运用,对于现代人来说,兽面纹既是青铜时代纹饰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兽面纹虽已不再用于祭祀和威慑,但其庄重、威严的气势仍在。本作品通过对兽面纹加以变形、重组与夸张,使其更具活泼意味,整体造型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另外,“兽”谐音“守”,穿插在枝杈中的兽面纹也承载着人们对和谐环境、美好未来的真切祈愿。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0b608ae0d6e14b2aab8db8deb3832bef.jpg


95ce99d250104441b5c6f209d55602e2.jpg


fdde313108a249d397ef30ad241819bb.jpg


f1f7e33b88c6430c8723f68e880641cf.jpg


455b1738a26b4d7990e4beaf85546f7d.jpg


14294bae3e064ef09b048867c4419237.jpg


4dd1de8ee2af482a810981a0f1436a87.jpg


鲁梦

设计|梁龙武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本作品通过收集广西民族博物里收藏的传统纹样,以花式各样的鲁面纹作为主题,与陶瓷工艺结合,从而最终成型。制作过程中采用泥板成型法,根据创作的图形切片,烧制前将创意纹样用釉料进行手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陶瓷首饰作品。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e7a0c18a33214cccb981fce1d9f0882b.png


3c4843d3b2344daba9f50a9f94c6e387.png


26fb7eaf587d4fd086bf1eed1473c673.png


5164ec1bb8094c8fb01db11c9bdfc2cf.png


瑶色古香

设计|李北北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延续至今的白裤瑶服饰文化表明,从遥远的过去白裤瑶群众就已经学会运用抽象的文化符号表达生活情趣和审美理念。白裤瑶服饰寓繁于简,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在装饰上将多种元素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服饰文化的表现需求进行有机结合,辅以独特的工艺手法,显示出对美的塑造的高度掌控能力。


作品采用白裤瑶服饰中的黑白蓝三色,以白裤瑶服饰中的花纹、山纹、河流纹为灵感进行造型设计,展现白裤瑶独特、古朴而又神秘的民俗文化。作品三色协调统一,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感;通过白色珍珠精妙的点缀,更令作品吸引眼球,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5b0f91b3d7054656ae8b2c63af2d0610.png


93020e84c5ca4acfac272d1394f44dfa.png


92e2d87ee1ee4947b5c6fcabc19a862a.png


陶瓷与竹编

设计|余彩淡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该作品灵感来源于壮锦纹样和竹编。壮锦纹样作为传统的手工织锦,起源于宋代,用棉麻织线作地经或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几植物集合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竹编与织锦、陶瓷都属于中国传统的技艺,三者之间元素的碰撞、融合启发了作者的灵感,进而设计了本套首饰。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1c262143e4ae467ab9c45acfc266d807.jpg


8ee80598d8864415969a84283d54c286.jpg


225cd1c6bd7146698a777db28ffc6eb1.jpg


共同生长

设计|苗心怡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现代长命锁的形状千篇一律,不似古代那般令人惊艳。是否因为现代首饰总被“传统”的风格束缚和制约,而被限制了革新与蜕变。长命锁不仅仅是为了“锁住”,更是对顺利平安成长的祝福。本作品将生气蓬勃的植物和长命锁相融合,意在让生命,开出不一样的美丽的花。


在艺术风格上,民间吉祥图案在内容上保持了民俗化、世俗化的特点,风格清晰、质朴。不仅体现出中华银饰文化与吉祥图案的博大精深,也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有祈求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事业发达等美好的祝愿。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612ac3da73f34b19a7204e1728c0cb21.jpg


0623dda7ebd8455ab586d4309ee3dcef.jpg


ba5d6ea4e2754abb92730df4cd2b13c2.jpg


7c2af5c793034594912114307d69770a.jpg


e8cd474e51af4b8d8e211933f9bd69c8.jpg


设计|林永刚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本作品灵感来源于方胜纹——由两个菱形互相压角穿插、相叠而成的纹样。“方”的原意为并行的两只船,强调并列关系,同时方字还代表正方形、菱形等规整形态。“胜”本是中国古代妇人束发或配腰的饰物。在宋代,人们把巾帽后相互叠压的巾环称为“二胜环”“双得胜”“双叠胜”等,所以方胜又称叠胜。方胜纹中两个菱形交织紧扣,因此又称同心方胜,象征心连心的忠贞爱情,也有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寓意。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821cedc97b9a472b8781861529e81982.png


bc559d9c2dfd4200a3e9d7382b8c4823.png


75f35e2d9b5a495dba7b39b37ca6e813.jpg


d4194db4930445ae8b980c743e12f898.jpg


素瓷抹香

设计|黄全丽

指导|李思慧


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


该系列作品设计元素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服饰蛙纹,通过提取其形态进行重构设计,再结合现代的流行风格,使用桃花粉釉料让整体充满少女感,使用黄铜镀银圈增加层次感,使首饰看起来更加立体。首饰上雕刻变形蛙纹,参差错落,以粉色渐变、满天星花瓣作为点缀,让作品更显灵动自然。


Physical display 实物展示



c3f7ca53cad9417798c137f41b9711ae.jpg


a5cf659169234b9aaab6f94dc2fa7099.jpg


a295e5411a1248a6bc8bb5521e8f2b0a.jpg


c414fd71a09e4ea79112d3a230842ab3.jpg


6926fc4a7d494280a02ede11b4e16597.jpg


●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专业考察



5778d9be88474f85a6ddcf9b1a8b6676.jpg


b9a717a360c848a3a82b533ca38d37b0.jpg


db3554088f1a42258243aaf617fdac3c.jpg


08b9f36ede134fd48afbb20159128827.jpg


b015a0e188d4406b8e7db7b551d08de4.jpg


ce5a43a0238e489d852f843f33b62f83.jpg


● Classroom teaching课堂剪影



2d49348b70cc4243b8361e80d7b94010.jpg


04e503a4809c4ce99f5f0101b3518848.jpg


4d11be581cda40d58c67eb4daec919ea.jpg


f43e85100cbd4a859441f9b9c72fd5ee.jpg


735b40cf7563483a93dfc2b773ec9492.jpg


结语


在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认识到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诞生于农耕时代生产方式,它存在的意义绝不仅限于“用”,更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文化历史之间联系的体现,具有工业化生产不可替代的意义,流水线的效率永远不可能替代手工艺的灵魂。让手工艺追随“当代”的气息,与时俱进地和时代共同进步与变革,这是一个连接手工艺过去与未来的命题。陶瓷作为一种常见的载体,可塑性极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尝试探索陶瓷应如何去展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突破材质壁垒挖掘陶瓷在不同专业上的创新使用,搭建跨界融合的桥梁。






作品展示 | 19级首饰设计

指导教师 | 李思慧

文字信息 | 李思慧

推送编辑 | 滕云

推送审核 | 陈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