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非遗研培|王华琳教授为染织绣服饰与文创产品设计研修班讲授《智造区域创意品牌IP》课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16 15:36:56 点击: 【字体:

图片

2022年7月11日上午,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服饰与文创产品设计研修班项目(以下简称“研修班”)由澳门沙金在线平台王华琳教授主讲。


王华琳教授的讲座主题为《智造区域创意品牌IP》,内容包括非遗创新产品设计开发、非遗品牌形象创意IP、非遗与现代生活跨界融合等方面,并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和创作体验等为研修班学员讲授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传承与振兴的思路和展望。


87999d3435eb47119df1c8b41c1721c7.jpg

△ 王华琳教授授课现场



王华琳教授深刻剖析了IP的概念,IP是指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一个好的IP,不仅有优质的内容,还拥有大量追随者,有流量有粉丝,可以被市场化、商业化。并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的保护与利用急需多手段、多途径、多方面的创新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平台、直观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给非遗传播及其商业化带来新机遇。

王华琳教授讲到,打造非遗IP是非遗商业化的路径之一,政府将非遗IP授权给适合的企业,企业的产品与非遗IP 的文化内核相契合,以文化促商业,以产品传播文化;在此基础上融入有利用传播非遗文化的服务,以期让非遗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深入人心。IP必须具备故事性,具备“新、奇、独、特、美”的特征强化故事内容创意力,构建多元价值体系。超级IP故事必须具备3个基本特征:能引起共鸣、魅力人格化、不断创新。并以近年来带领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团队创作的经典设计案例为例,分享扩大合作IP塑造推陈出新的路径与方法,赋予其文化内涵,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最后,王华琳教授说道:传统手艺是有生命和温度的,每处细节都蕴藏着光阴的故事。同时也肩负着让传统手工艺在新的设计形式下体现价值,从而保留和传承我们民族特有工艺的责任。


87cf8eb063f9498593691024576745c8.jpg

△ 王华琳教授与学员合影



王华琳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副书记、院长
国家教育部本科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广西本科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西 “西南文化创意产业”智库负责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



文字撰写 | 刘静宜
图片拍摄 | 刘静宜
推送编辑 | 吕虹霖
推送审核 | 尹红



Baidu
sogou